中外园林专家畅议绿色建筑与城市设计

发表时间:2018-05-10 09:20
  在北京新疆大厦举行第八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的分论坛城市设计与绿色建筑国际论坛。来自国内外设计机构和高校的专家,给我们分享了城市空间设计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东坡主持本场分论坛。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gsdt 7.jpg

  绿色建筑强调室内环境,因为空调界的主流思想是想在内外部环境之间争取一个平衡的关系,而对内部环境,即对健康、舒适及建筑用户的生产效率,表现出不同的需求。
  首先、日光照明、声问题。
  同样的,室内光环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是绿色光环境的一部分。但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同时应包括易于观看,安全美观的亮度分布,眩光控制和照度均匀控制等,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强光从而不影响阳光的高品质。另外,健康舒适的声环境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绿色声环境要求不损伤听力并尽量减少噪声源。这样,设计时通常将产生噪音的设备单独布置在远离使用房间部位,并控制室外噪声级。
其次、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满足人们对环境要求的程度。通常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包括空气流动(AIR MOVEMENT)、空气的洁净程度等。如果空气流动不够,人会感到不舒服,流动过快则会影响温度以及洁净度。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环境调节适当的新风量,控制空气的洁净度、流速使得空气质量达到较优状态。同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也是室内环境改善的主要途径之一。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物有成千上万种。绿色建筑认为不仅要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公认的有害浓度指标以下,并且要使处于室内的绝大多数人对室内空气品质指标表示满意。
最后、温度问题
首先热舒适明显的影响着工作效率。传统的空调系统能够维持室内温度,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室内达到绝对舒适,容易引发出“空调病"问题,且消耗大量能源,增加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绿色建筑要求除保证人体总体热平衡外,应注意身体个别部位如头部和足部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并善于应用自然能源。另外,常采用的极大玻璃面建筑在夏季能发生温室效应,而在冬季发生来自冷玻璃面的低温辐射效应。因此,除了冬夏空调设计条件外,要分析当地气候及建筑内部负荷变化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最好每个月每小时的变化对空调负荷及舒适性的影响。
绿色建筑创造的居住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在进行绿色环境规划时, 不仅重视创造景观,同时重视环境融和生态做到整体绿化。即以整体的观点考虑持续化、自然化。可持续的应用,除了建筑本身外还包括所需的周围自然环境,生活用水的有效(生态)利用,废水处理及还原,所在地的气候条件。
1.绿色环境的地域主义
  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份。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绿色房地产都不能脱离生物环境的地域性而独立存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域的独特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现存人类建筑、社会水平及文化环境有关。
2.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即利用自然能源或者不依靠传统空调设备系统而仍然能维持适宜的室内环境的方式。
  自然通风最容易满足建筑绿化的要求,它一般都不用外来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常常能节省可观量的全年空调负荷而达到节能以及绿化的目的。但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必须考虑建筑朝向,间距和布局。例如南向是冬季太阳辐射量最多而夏季日照减少的方向,并且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向,所以从改善夏季自然通风房间热环境和减少冬季的房间采暖空调负荷来讲,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选择。另外,建筑高度对自然通风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高层建筑对其自身的室内自然通风有利。而在不同高度的房屋组合时,高低建筑错列布置有利于低层建筑的通风,处于高层建筑风景区内的低矮建筑受到高层背风区回旋涡流的作用,室内通风良好。
  自然通风而且是环境绿化的重要手段,是引进比室温低的室外空气而给人凉爽感觉的一种节能的简易型空调.绿色环境常用的送风方式是地板送风暖通空调方式。

国外设计总监梁达民来自新加坡Tierra景观事务所,他演讲主题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他认为,城市规划是系统,设计是尺度,城市规划是人和城市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分析了生态植物墙、新加坡铁路、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等案例,通过这些项目案例来阐述规划设计的思想过程。他还提出,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分工合作,要先有全面的规划方向、环境、尺度的控制,再齐心协力去做好。

gsdt 8.jpg

  易兰规划设计院副总裁陈靖宁给大家演讲了《文化传承下的景观设计探索与实践》。陈女士带来分别位于北京、湖南常德和成都的三个“记忆实践”的项目,作为案例与大家分享。她表示,作为设计师要不忘初心,要让后人触摸到场地的痕迹,看见历史的背影,感受文化的内涵,换起我们久违的记忆。
  两位嘉宾分别介绍了一座具体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莫畏介绍了长春市近代城市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评价。长春市因为历史原因,早就有完整的城市规划,除了有日本殖民的痕迹和城市遗迹,也有一些没有列入文化保护的历史建筑。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东坡,从几个部分向大家介绍了合肥市的城市设计工作进展与实践情况。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利剑的演讲题目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属性》。他认为,时代变迁,设计师在欲望和责任的冲突中要有坚守。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所所长曲夺魁的演讲题目是《景观设计中的城市设计意识》,他提出先做规划再进行详细的设计,可以避免设计中常被忽视的功能缺失问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汪滋淞为大家介绍了绿色校园的概念、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绿色校园的评价标准等。
分享到: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富盈山水华府柏峰南路临街22-23号铺 电话:18688680049 邮箱:maosen3333@163.com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